
我约了李记者在一家僻静的茶馆见面。
他曾是财经圈最犀利的调查记者,以揭露商业黑幕闻名,也因为一篇报道得罪过宋哲,被逼得远走他乡。
包厢里,我将一个加密U盘,推到他面前。
“李记者,我知道你想等一个机会,很久了。”
他没有说话,将U盘插入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。
里面,是宋哲与何洁之间清晰的转账记录,还有那份伪造的“战友遗孤捐助”合同。
他越看,表情越凝重。
“穆总,这些东西,很有力。”
我端起茶杯,吹了吹浮沫。
“这些,只是开胃菜。”
我看着他,缓缓抛出真正的重磅炸弹。
“他最大的罪,不是婚内出轨,也不是职务侵占。”
“而是以那位已故战友的名义,成立了一个私人慈善基金,利用公众的同情心,进行非法集资和洗钱。”
李记者猛地抬起头,眼神锐利。
“你有证据?”
我从包里,拿出另一支录音笔,按下播放键。
录音里,是宋哲的声音,清晰无比。
他正在指导何洁如何伪造基金会的账目,如何将善款通过几个皮包公司,转入他的私人账户。
录音的最后,他得意地对何洁说了一句话。
“老周那个蠢货,当初要是没发现我的事,也不会死得那么快。”
“还好我提前处理掉了他车里的行车记录仪,不然真是个麻烦。”
李记者倒吸一口凉气,手都开始抖了。
“穆女士,这……这已经不是***了!这是刑事重案!”
我关掉录音,语气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。
“他策划把我送进精神病院的时候,就该想到会有今天。”
“我不是要他身败名裂。”
“我是要他,血债血偿。”
离开茶馆,我立刻开始双线操作。
我让小曼的律师团队,将基金会涉嫌非法集资和洗钱的全套材料,匿名举报给了金融监管部门。
同时,我亲自拨通了市局刑侦大队长的电话,将那段致命的录音,作为新线索,直接提交给了警方。
雷霆手段,效果立竿见影。
三天后,李记者的深度报道《慈善光环下的罪恶:揭秘企业家宋哲的带血商业帝国》引爆全网。
文章详细披露了宋哲如何利用慈善基金洗钱,如何将公众的善款中饱私囊,更直接点出了那位战友蹊跷的死亡。
舆论彻底反转。
之前还在为宋哲鸣不平的水军,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取而代之的,是铺天盖地的愤怒与声讨。
几乎同时,警方发布通告:根据最新线索,已成立专案组,将宋哲一案的性质,从***,正式升级为刑事案件。
宋哲精心构建的商业帝国和完美人设,在这一刻,轰然倒塌。
我知道,他的防线,被我彻底击溃了。